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
本站首页 中心概况 教师培训 研修交流 教学竞赛 教学资源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
机械工程学院说课活动方案
时间:2021-12-20
   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说课活动的号召,为强化教师教学能力,优化对课程教学的设计,提高我院整体教学水平,交流教学经验,制定我院教师说课活动计划如下:
    一、 参加人员
    我院所有专任教师每人均要对所任课程进行说课。具体名单如下:潘毓学、姜波、李闪、姜永武、臧福伦、常化申、赵京鹤、孙德志、张颖、杨春红。
    二、说课活动安排
    (一) 说课准备阶段
    (1) 组建学院说课专家评议组。
    成员构成为:
    组长:潘毓学   组员:李闪、姜波
    (2) 召开学院说课活动动员和工作部署会议。时间为4月14日
    (3) 时间为第6周—第9周。
    (二) 说课阶段
    (1) 说课示范。具体安排如下:
 
序号
时间
课程名称
说课教师
活动地点
1
2015/5/5 13:30-14:00
机械制图
臧福伦
二教203
2
2015/5/5 14:30-15:00
AutoCAD
臧福伦
二教203
 
    (2) 全面说课。具体安排如下
 
序号
时间
课程名称
说课教师
活动地点
1
2015/5/12 13:30-14:00
互换性与技术测量
常化申
二教203
2
2015/5/12 14:30-15:00
机械原理
姜波
二教203
3
2015/5/19 13:30-14:00
机械设计
赵京鹤
二教203
4
2015/5/19 14:30-15:00
机械工程测试技术
孙德志
二教203
5
2015/5/26 13:30-14:00
数控机床与编程
杨春红
二教203
6
2015/5/26 14:30-15:00
液压与气压传动
李闪
二教203
7
2015/6/2 13:30-14:00
机械创新设计
潘毓学
二教203
8
2015/6/2 13:30-14:00
机械创新设计
姜永武
二教203
 
    说明:如日程安排与学校相关会议冲突,依次顺延到下周二下午进行。
    三、说课要求
    (一)说课的基本要求。
    (1)学院任课教师既要选择一门所授课程进行说课,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说课,互相学习和借鉴。专家说课组要对每位教师的说课进行评议,并给出评语和评定等级。
    (2)明确说课是对所讲课程的整体性认识、理解和设计,全面展现教师对课程的把握程度和水平。
    (3)每名教师说课时间掌握在25—30分钟之内。为保证应有的说课信息量和说课效果,每位教师都要用PPT。
    (二)说课的内容要求。
    (1)必说内容。
    1.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:为什么开设此课程,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的目标及要求;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;与有关前承、后续课程的关系。
    2.课程的教学内容:重点与难点;教材选用及处理,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体系;课程内容发展动态及有待解决的问题。对于专业课程,有无案例教学或工程实例教学,与实践环节的关系。
    3.课程的教学对象: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状态分析,本课程如何体现因材施教,如何体现“备课先备学生”。
    4.教学思想与理念:指导和支撑本课程教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。
    5.教学方式与方法: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,今后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;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、学习兴趣的开发和学习动力的激发。
    6.教学手段: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,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,如何保证多媒体教学质量。
    7.课程考核方式及改革:目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及其利弊分析,如何进行考核改革。
    8.课程信息丰富性及来源:教学参考书及资料的获取,获取与充实新知识、新信息、电子图书查阅信息。
    (2)选说内容。
    1.对课程及其教材建设和课程团队建设的意见和建议。
    2.面对转型需要,进行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。
    3.对课程认识和设计所达到的层面和深度:专业层面的认识与设计;哲学层面的认识与设计;艺术层面的认识与设计。

    附件一: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说课评价表
 
姓 名   课 程 名 称  
评 鉴 项 目
评 鉴 内 容 说 课 评 语
1.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(10分) 为什么开设此课程,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的目标及要求;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;与有关前承、后续课程的关系。  
2.课程的教学内容(15分) 重点与难点;教材选用及处理,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体系;课程内容发展动态及有待解决的问题。对于专业课程,有无案例教学或工程实例教学,与实践环节的关系。  
3.课程的教学对象(10分) 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状态分析,本课程如何体现因材施教,如何体现“备课先备学生”。  
4.教学思想与理念(15分) 指导和支撑本课程教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。  
5.教学方式与方法(15分) 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,今后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;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、学习兴趣的开发和学习动力的激发。  
6.教学手段(15分)
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,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,如何保证多媒体教学质量。  
7.课程考核方式及改革(10分)
目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及其利弊分析,如何进行考核改革。  
8.课程信息丰富性及来源(10分) 教学参考书及资料的获取,获取与充实新知识、新信息、电子图书查阅信息。  
总 分    
评 鉴 等 级